第A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要闻

第A2版
综合新闻

第A3版
财经周刊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7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村共饮“甘龙泉” 民族团结一家亲
——剑川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侧记

□ 本报记者 辛向东 见习记者 杨钰洁

通 讯 员 董珍贵

6月29日下午,记者沿着一条宽阔平直的乡间道路来到了剑川县金华镇桑岭村采访。刚进村口,就看到蓊蓊郁郁的大青树下的一眼泉边,围满了前来汲水的村民,他们有的提着水桶,有的拿着水壶,纷纷聚到泉水边上,边打水边聊着家常,谈笑风生,还不时喝上一口清冽甘甜的泉水。

“1990年全村各族村民共同筹集资金、投工投劳建成了这眼可以安全取水的龙潭井。几十年来,我们村的各族兄弟就是同饮这眼甘泉,共建美好家园。”桑岭村党支部书记杨玉麒指着“甘龙泉”对记者说。

桑岭村位于剑川县城东南部,依山傍水、古木掩映,村子下辖5个村民小组,402户1688人,居住着白、回、汉三个民族,他们世世代代房屋交错、邻里和谐、唇齿相依、情同手足。

“几十年来,我们全村人就喜欢喝这眼泉水,虽说民族习俗不同,可就像是一家人。”今年58岁的白族大叔赵建桐笑着说:“村里的小孩子在一起玩耍,玩累了就跑到水边,掬几捧泉水喝,解暑又止渴。我们这些老倌倌也喜欢来提上一壶甘龙泉水,泡上一壶好茶,约上左邻右舍在一起喝喝茶、唠唠家常,这种日子城里人也羡慕我们。”

“我们村各民族之间团结和谐相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村党支部书记杨玉麒告诉记者,如今桑岭村不仅培植了烤烟、中药材等产业,还开始从事餐饮服务业,村中人均年收入由2010年的2800多元增长至2015年的5632元,年均递增10%。这些年,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幸福日子如甘泉!

在杨玉麒等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正在建盖新房的村民杨忠顺家,参观了党员活动室和村里有几百年树龄的参天古木,每到一处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

桑岭村的各民族兄弟之间的团结和谐,共创全村的幸福生活的事例可以说是剑川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在城乡遍地开花结果的一个鲜活例证。

据了解,剑川县境内有白、汉、彝、傈僳、回、纳西等6个世居民族,截至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182573人,少数民族人口17569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6.23%。其中白族有164599人,占全县人口的90.16%,是全国白族比例最高的县份,被誉为“白族之乡”。

多年来,剑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思路,营造“民族工作大家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兑现“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政策宣传教育人,以创建活动凝聚人,以模范典型带动人,把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打造成为剑川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基工程、百年工程、亮点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促进了全县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剑川县民宗局副局长李鹤仙告诉记者,三年来,剑川县委县政府还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在综合扶贫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民族人才培养、民族关系和谐4个方面作出示范,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两个方面实现新跨越,力争到2020年实现把剑川建设成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的目标,争当全州、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的目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0872-6985888 6985999
   第A1版:要闻
   第A2版:综合新闻
   第A3版:财经周刊
   第A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B1版:壹手资讯
   第B2版:壹手资讯·家居
   第B3版:壹手资讯·消费
   第B4版:壹手资讯·汽车
全村共饮“甘龙泉” 民族团结一家亲
扶贫
重在扶“智”
弥渡县扶持建成8个奶牛家庭牧场
图片报道
南涧:体验式书店好温馨
永平:真心实意解决群众诉求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平川镇群众种植青花椒走上致富路
五网建设助推宾川高原特色农业腾飞